要看京城汽车多不多,一出居民楼便知分晓。1984年我们搬到西便门小区,汽车很少,赶上下班光景,够身份、够级别的,单位车送进小区,车抹头走人。晚上停在小区过夜的没几辆。那时的居民乘凉遛弯儿的,孩童追逐游戏的,道宽路敞。15年过去了,我们小区今非昔比,一出楼门头一眼看见的就是汽车。日间小区里的泊车不下五、六十部;晚上竟达百部之多!小区还是那个小区,汽车多了,居民咋办?
去年我们小区出了一次车祸,南出口儿拐弯,一辆车出一辆车进,往外开的司机又是“二把刀”,速度挺快,见迎面来车,一打轮,车直奔纳凉居民去了,老头老太太顿时四散。车真不含糊,撞塌了二米多的花池子才气哼哼地停下,看得老几位直后怕。我们小区设施不错,光小花园就俩,冬暖(有阳光)夏凉(有荫凉),居民们十分喜欢。可近两年,大伙儿望园兴叹,咋啦?晨健身晚散步,俩花园四个进出口,几辆汽车在此夜宿,堵个严实。居委会大妈找过车主,没用。小区为居民创文明办实事,清出块空地,有荫凉,立起阅报栏,多好!没几天,一辆切诺基,一辆面包车“倒换班”横在那里———甭看报,看车吧!到了半夜,晚归的司机鸣喇叭,防盗器此起彼伏响个不停,惊扰四邻。街坊们纳闷:贼来了?那车主儿咋不下楼呀?看来车的主人心里有数,习惯了,可劳累了一天的街坊们睡不睡喽?!
还有新鲜的。我们小区的小学利用操场南墙盖房,一家出租车公司租下来,逢周六,蝗虫般的出租车杀来了,一霎时,学校操场,居民楼前,车满为患;鸣喇叭,逗闷子,“哗哗”冲涮车,不到中午不散,居民们困惑了,北京的汽车还要发展,住宅小区的空间咋办?有车的单位,有车的主儿,又该咋办?人住小区车住哪儿,看来还真是个问题。
做为改革开放的受惠者,咱前几年因公出过国,工作的使馆周围是一般阶层的住宅区,我在那里呆了三年多,从没见过车扰人,车与人争道儿的,该入库的进库,该靠边的绝不超线,悄悄地开进开出,有情况鸣喇叭,也是轻轻的。究其原因,城市的现代,法规的约束,市民的素养,随着汽车的发展不断提高,我们也有那天。